7月7日,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白局小分队”抵达鼓楼区江东街道睿城社区,深入体会社区群众对学习白局的热情,并探寻白局今后的实际走向和发展模式。
团队到达睿城社区 范云逸 摄
当日下午1点30,团队顺利到达目的地。小队成员事先了解到徐春华老师的亲传弟子梁晓岚夫妇在睿城社区开设了“白局培训班”, 每周末夫妇俩都会亲自过来,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学习白局。
采访学习白局的小朋友 范云逸 摄
一位小朋友说:“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从妈妈那了解到社区在教学白局,就很好奇。渐渐的我就喜欢上了它,每周六周日我都会来这边学习白局演唱与表演。”
梁晓岚老师现场指导 范云逸 摄
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表演 范云逸 摄
身着水墨色旗袍的梁晓岚老师优雅大方,她首先给大家示范了经典曲目《数桥》。“贵的要数珍珠桥,便宜的要数红土桥”,从《数桥》中,队员们也对古都南京的桥梁、市井生活以及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接着,学员开始有模有样的跟随梁老师学唱白局,一派其乐融融。梁老师的丈夫陈刚介绍到:“小到几岁孩童大到耄耋老者,都有机会成为‘白局达人’。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培训班还分了四个组,男子组、女子组,以及少儿组、托班组。我们对学员的唯一要求就是尽量每次都来。”
观看演出排练之后,小队就白局发展现状和日后走向等问题采访了梁晓岚老师。“文化不应该高高在上、固地自封,”梁晓岚老师表示:“这也是我把白局带入社区的原因。小孩儿和老年人来学的挺多,这几年白局发展比以前好多了。但很缺年轻的中坚力量来创作、宣传。”目前梁老师正有在表演中加入伞的创新想法,这令小组成员十分期待。
队员采访梁晓岚老师 唐丝丝 摄
之后,小队成员与同在社区教学的袁鹏老师进行了线上访谈。袁鹏老师是一位来自泰州的年轻90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爱上白局,并加入白局传承社。袁鹏老师表示:“白局是南京独有的灵魂。我在微博、抖音、直播平台都宣传过白局,但效果却十分有限。所以现在及以后,‘白局进社区’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袁老师还表示,目前白局社都是民间艺人自发建立的,缺少完整有序的组织体系,艺人往往“身兼数职”,教学、创新、宣传兼顾,这对白局今后的发展摄非常不利的。
队员与老师们合影留念 唐丝丝 摄
此次走访睿城社区,小队收获颇丰。目睹了白局走进越来越多的社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与此同时,白局社所面临的缺少中坚力量、组织管理不明确等问题依旧不容忽视,这给小队成员提供了许多启示。观云锦织一段南京往事,听白局唱一曲金陵古韵,“南京白局小分队”将会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尽到义不容辞的责任。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员:唐方舟、孔姝彤
摄影: 唐丝丝 范云逸
2019年7月7日